实探!泡泡玛特“一货难求”背后:黄牛与山寨产业链隐现
2025-08-04 15:15 证券时报网
对于黄牛现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教授夏德元认为,黄牛行为实际上提升了产品热度、二级溢价和社群关注度,但该策略存在巨大潜在风险:盲盒的“上瘾”性质带来监管不确定性,政府正推出更严格的盲盒监管措施;同时,假货泛滥将损害品牌信任。“黄牛生态是短期助推,但长期必须通过正品管理与消费者教育平衡利益。”他说。
山寨产业链暗流涌动 仿品横行市场
“太猖狂了,他们直接告诉消费者,自己卖的就是假货。”一名消费者向记者展示,在某家电商网站的页面,LABUBU 3.0搪胶脸挂件收藏版仅卖29.9元,页面注明非官方授权,不能做到一模一样。记者发现,类似的商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大量存在。
随着LABUBU的爆火,假货泛滥成灾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假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上述情况,直接告诉消费者“我卖的就是假货”,这种一般价格低廉,交易双方心知肚明,并不会产生太多纠纷。另一种则是以假乱真,把假货当成真货卖,价格昂贵,有的甚至在页面上标注支持验货。
“实际上很难验货,找谁验呢,验货结果的公正性又如何体现?”一名在非官方渠道花高价购买了LABUBU产品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收到货后感觉不像是真的,多方求证无果,最终无奈放弃。
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泡泡玛特门店鉴定真假,需要提供在泡泡玛特线下线上的购买凭证,如手机号、会员订单号,如果是在第三方渠道购买的产品,由于第三方渠道流通商品数量庞大且假货泛滥,泡泡玛特无法提供鉴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