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乐在其中”,家长“忧心忡忡”……儿童电话手表如何“回归正轨”
2025-08-04 20:39 新华每日电讯
刘思彤说,她时常叮嘱家长要加强对孩子手表的管理,做好防沉迷,“但有的孩子会抵触‘管理’,和大人‘斗智斗勇’”。
一名高年级小学生向记者透露:家长要是设置了限制下载App、限制加好友,那就趁他们不注意时,拿他们的手机改设置,实在不行就去找数码店“刷机”恢复出厂设置……
这在孩子中已不是秘密,相关的“教程”很容易找到。“爸妈管得严,我的手表里只有一个电子宠物的游戏,而且也不允许我玩很久。”8岁的张钰滢(化名)说,她只能抓紧课间、路上的时间“偷偷玩”。
刘思彤观察发现,在严管之下,有的孩子“偷偷玩”的行为会更趋活跃,“躲厕所玩、躲被窝玩,感觉像一发不可收拾的‘瘾’”。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电话手表商家已将幼儿列入了用户群。无论是线下柜台还是线上客服,对于“幼儿园孩子能不能用”的提问都回复“可以”。某品牌柜员还特地说明:“虽然腕带对幼儿来说偏大,但还是可以自行调节。”
电话手表对幼儿的影响有别于中小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雷灵说,幼儿通过触摸、奔跑、观察实物来认知世界,而电话手表的屏幕交互会减少他们接触真实环境的时间,可能导致感官统合能力发展不足。
让家长与老师忧心忡忡的“手表沉迷”,到底算不算心理问题?
“需要区分孩子对电话手表是‘正常需求’还是‘依赖’。”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戴剑说,如果孩子只是用电话手表实现与家长、同学的基础社交,以及通过手表的App“应急”解决问题,都属于满足“正常需求”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