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孩子“乐在其中”,家长“忧心忡忡”……儿童电话手表如何“回归正轨”

2025-08-04 20:39   新华每日电讯

  戴剑介绍,若达到“依赖”的程度,通常表现为使用频率远超“正常需求”,如在非必要时频繁查看、主动发起无意义互动,如反复给家长或同伴发消息、刷手表内置App,即使无回应也持续发送。更严重的“依赖”表现为手表没电、损坏或被暂时收走时,立刻表现焦虑、哭闹、暴躁等情绪,甚至拒绝参与原本感兴趣的活动。

  帮助孩子形成“掌控感”

  当问及会否因这些问题而选择不用电话手表时,受访家长几乎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只要能让孩子不失联,其他的缺点都是‘瑕不掩瑜’的”。

  家长们在用实际的购买行动“投票”。近年来,儿童电话手表已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中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有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儿童智能手表总销售额高达38.4亿元,销量接近863.7万台。

  对于种种影响,不少家长将其归结于花样百出的功能。有家长直言:“手表只保留通话和定位功能,就不会有这些烦心事了。”

  对此,专家认为是“治标不治本”。“防止‘手表沉迷’的本质,其实在于孩子的课余生活应如何被‘填满’。”雷灵说:“有的家长陪伴孩子时间太少,孩子对陪伴和关爱的需求、对高质量活动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只能‘投奔’电话手表里各种好玩的功能。手表玩不了,还会有手机、平板。”

  “治本”的解法,实则在于管理和引导。

  “给孩子配电话手表不应‘一买了之’,还需‘售后管理’,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戴剑说,要逐步引导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用好手表这一工具,帮助孩子形成对工具的“掌控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