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老电影中的反法西斯战争⑥丨《虎!虎!虎!》:开启日本海军死亡倒计时的奇袭

2025-08-06 12:24   海报新闻

  山本五十六就职当天,德国闪击波兰。消息传来,日军主战派气势大涨,日本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对英美开战之路。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军事同盟条约,日以承认德意欧洲霸权为交换,换取其对日本“东亚领导权”的认可。条约规定:若缔约国遭“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的国家”(暗指美国)攻击,三国需军事互助。日本妄图借此威慑美国在亚太让步。

  那么,为什么日本敢于挑衅国力远高于自己的美国呢?

  美国的绥靖政策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际,美国正深陷经济危机泥潭,而日本作为其第三大贸易伙伴,成为缓解国内困境的重要支柱。因此,美国不仅没有对日实施战略物资禁运,反而推行“有限绥靖”政策,持续向其输送钢铁、石油等关键资源。源源不断运抵日本的生铁废铁,经军工厂加工后化作射向中国战场的子弹,成为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支撑。

  1937至1940年间,美国对日出口的军用物资达7.039亿美元,占同期对日出口总额的71%,其中原油年供应量稳定在300万吨,占日本石油消耗量的90%。而石油也正是美国拿捏日本的关键,其底线是绝不允许日本实现“石油自主”。

  对于美国的绥靖政策,毛泽东洞若观火。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想在中立的名义之下,暂时不参加战争的任何一方,以便在将来出台活动,争取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

  塔兰托奇袭战 珍珠港的预演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