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资质、虚构交易,多地审计报告披露以旧换新存在骗补等问题
2025-08-07 15:40 界面新闻
海南省审计报告指出,去年省内大力支持提振消费,拨付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5.8亿元,确保汽车、农机、家电、家装等方面惠民政策及时兑付到位。“两重”“两新”政策落实审计情况发现,抽查3家企业,发现413款商品存在“先涨后补”、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涉及交易金额707.26万元。
青海省审计报告也透露,去年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安排省级财政资金8亿元,撬动市场消费放大倍数达10倍以上。但是,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中,有企业通过“以旧换新”或伪造购货发票等方式涉嫌骗取财政资金。
对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出现的骗补等乱象,中央和地方层面也在加强监管。
2025年1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督促各有关方面,严格执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管理办法,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要确保资金真正用到“两新”上。此外,会严厉打击“先涨价后打折”、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秩序。
2025年3月,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商务部通过迭代升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拦截,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