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企业深陷专利诉讼风波 中国储能行业为何竞争频频变官司

2025-08-07 16:32   新华网

  业界分析称,目前储能行业出现的专利战并非真正的解决行业内卷之道。中国储能行业需要的是更多的技术创新,而非更多的法律诉讼;需要的是更开放的合作生态,而非更封闭的专利壁垒;需要的是更全球化的市场布局,而非更残酷的厮杀。只有当储能企业从“互相封闭“转向“共同成长“,中国储能才能真正突破内卷困局,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业内专家甚至直接指出,储能行业不能陷入“互害模式”,中国储能需要的是技术突破,而非专利封锁。

  多位业界专业人士建议,陷入竞争僵局的储能企业要实现整体良性发展,或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坚持技术创新,苦练内功,从以价格为导向的规模扩张的量变阶段,迈向以技术升级换代的质变阶段,即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实现差异化创新,把“卷价格”转为“卷价值”,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二是可以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成熟和迭代产能,避免重复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打造产业集群,整体降本增效;三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发挥中国企业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持续创新优势,持续推出突破性的技术和产品,聚合全球资源,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打造更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中关村储能联盟的声音则建议,头部储能企业可以建立专利共享机制,参考光伏行业经验,开放基础专利授权,中小企业支付合理费用,减少重复研发内耗。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则公开呼吁:“储能行业竞争应回归技术本源,政策端需完善专利保护与反垄断平衡机制,避免内卷损害中国储能的全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