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作之不变 习与体成

2025-08-07 19:38   大众网

  “变化气质,难在克服习气”。习惯的养成,重在“作之不变”。“作之不变”本质上也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尤其是面对积习已久的病症,更要动心忍性、排毒清淤,克服不良习气,充盈清风正气,不断铲除问题潜滋暗长的生存土壤。晚清名臣胡林翼年轻时,傲物纵性、纨绔不羁,考中进士后,更是放松自我要求,结果在个人修为和事业上难以精进、屡遭挫折。胡林翼痛定思痛,毅然选择来到贫瘠的贵州为官,勤廉爱民,经过一番努力,胡林翼彻底改正了诸多恶习,競競于讲学修德,终成中兴名臣。同为晚清名臣的郭嵩焘称赞他:“维德日新,几于哲圣”。胡林翼通过勇于改过,实现“变化气质”,为人们克服不良习气,提供了镜鉴。

  “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不只是古人实现修齐治平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赓续奋斗、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和矢志不渝、率先垂范的优秀品质。“时代楷模”黄文秀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将青春奉献给偏远乡村,扎根泥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当代愚公”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帮助乡亲们拔“穷根”……他们在“作之不止”中,积聚坚持不懈的精神,积蓄水滴石穿的韧劲,让“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成为人生信条、行为自觉,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