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作之不变 习与体成

2025-08-07 19:38   大众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

  《资治通鉴》记载:战国时,魏安釐王评价名士鲁仲连,认为其“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魏相孔斌回答:“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也就是说,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只要持之以恒做好事,就会成为君子,就会习惯成自然。

  “凡人之性成于习”。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阐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地、持续地影响人的性格、思想和行为,帮助实现目标、成就事业,甚至终身受益。

  揆诸史书和现实,不难发现,志行高洁、有所作为的先辈先贤,离不开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和坚守。东晋陶侃因权臣猜忌,被降职到边远地区担任刺史,陶侃担心会“过而优逸”,于是每天搬运100块沉重的砖石,以此自励,磨练意志。北宋范仲淹在应天学院读书时“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有人见他生活清苦,便送给他美食佳肴。范仲淹婉拒道:“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范仲淹严于律己、布衣粝食,即使日后身居高位,也能安于清贫、不役于物,终成一代名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