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安徽女童在幼儿园指尖被夹断,家长索赔8万元精神补偿,幼儿园方称没有参考依据,教育局:正引导通过司法解决

2025-08-08 06:41   九派新闻

  表中显示,小玉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与紧张情绪较多、敏感、过度防御等,“手指受伤对小朋友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应激事件,过程中的压抑与恐惧情绪较多,干扰孩子正常的语言表达”。

  最终,小玉被诊断为“构音障碍”,其经历被概括为“应激创伤事件”。医生建议,前期为小朋友开展一对一的游戏治疗,后续可加入游戏团体,建议每周一次。

  不过,心理治疗只进行了一次。邵先生称,每次治疗40分钟要1000元,考虑到费用太高,选择先带孩子出院回家,换个环境看情况是否好转。他注意到,经过那次的心理治疗,小玉的吐字逐渐清晰,但还是无法接受外界噪声,怕声音嘈杂,胆子变得更小。

  “孩子以前是很活泼开朗的,蹦蹦跳跳的,最喜欢跳舞,以前听到音乐是非常兴奋的,家里还贴着‘舞蹈之星’的奖状,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邵先生的妻子说,孩子出院后不久回学校复课,其他同学大声念书,她却把耳朵捂起来。邵先生则记得,在医院时,女儿就觉得空调外机的声音太吵,回家后一听到音乐就把耳朵闭起来。

  【3】赔偿方案未达成一致:焦点在于8万元的精神抚慰金

  歙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九派新闻,根据相关规定,申领精神抚慰金,需达到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孩子不够伤残等级,因此不支持该请求。

  关于家长所提的“误工费”。该工作人员介绍,误工费的前提是,伤者本人因受伤无法工作,根据咨询的法务意见,护理费和误工费只能取其一。再加上医疗费、营养费、交通住宿费、住院补助费等,按照规定可补偿4万余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