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股价翻倍,业绩亏损:悦康药业司法拍卖引发的“估值之谜”
2025-08-08 17:37 海报新闻
公司共有42项研发项目,其中在研创新药21项,在研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项目21项,覆盖核酸、多肽、生物药等领域。2024年研发投入达4.22亿元,占营收比例升至11.16%,但多项项目延期或未达预期。与此同时,公司销售费用依旧庞大,2024年高达13亿元,占营收34%,远超行业均值,近五年累计销售费用突破90亿元,市场宣传及推广费占比长期保持在95%以上,资源投入结构性失衡。
股东结构剧变,治理博弈或将延续
此次股权转让后,京悦永顺所持股份将从18024万股降至15374万股,持股比例由40.05%降至34.16%。控股股东地位仍在,但话语权下降已成事实。
根据悦康药业最新前十大股东名单,本次竞拍成功的毛瓯越、王梓旭等人所持股份规模已达进入门槛,有望跻身“前十大”。未来是否形成新的股东联盟,是否冲击董事会构成与公司治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司法拍卖规则,竞得人需在六个月内不得减持该部分股份。这一制度设计短期稳定结构,但中长期影响尚待观察。
有分析师认为,京悦永顺虽仍为第一大股东,但在“减持+拍卖+流通”背景下,其控股基础或正在结构性削弱。如果未来新增自然人股东联动,或资本方背后浮现一致行动人,其原有的董事会控制地位将可能面临实质挑战。这将直接影响公司转型路径、重大投资/募资行为。
悦康药业的拍卖已落槌,尽管其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司法拍卖事项不会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但随着京悦永顺持股比例下降,新股东力量崛起,公司治理格局或将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