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漫谈丨为感觉买单?当情绪消费硬控年轻人

2025-08-09 01:24   海报新闻

  一棵“禁止焦虑”绿色香蕉盆栽,成了办公桌上的治愈搭子;一个毛茸茸的Labubu,成了逛街途中的陪伴搭子;一台复古数码相机,成了记录日常的生活搭子……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实则是当代年轻人精心挑选的“情绪出口”。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提出,情绪释放已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从物质体验到精神维护

  放眼整个消费领域,情绪与情感的驱动力,正构成新消费热点。

  比如,年轻人热衷于通过抽盲盒、买“谷子”等方式带来愉悦感受、满足社交需要,中国潮玩产业的市场总价值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600亿元。

  再如,在各类旅游攻略中,“逛馆”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年轻人以文博场馆为承载的“体验”消费、以演艺经济为代表的“悦己”消费崛起趋势。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上海文旅场景消费报告》报告显示,年轻人文旅消费正从传统功能满足向追求情绪价值与个性表达的代际需求跃迁。

  不难看出,从盲盒、潮玩等小物件中获得满足感,到文化场馆的沉浸式体验,他们都重新定义了消费。

  根据《2024中国消费趋势洞察报告》的调查,受访的18—65岁人群中,有64.6%的人认为自己“更看重精神消费”,有48.9%的人认为“每周要有单独的时间找地方彻底慢下来放松”,还有44.2%的人“尝试过多巴胺穿搭”。

  情绪无罪,清醒可贵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