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院进行时 | 四宝山街道以“儒礼”为线,让文化长卷在街巷绽放生机
2025-08-12 18:28 文明在高新
39个农家书屋、7处村史馆、1处城市书房,再加上3个社区被纳入省级文化书院试点,“15分钟文化生活圈”像一张温柔的大网,兜住了居民的碎片时间。

“手腕垂直,用力均匀!”金都花园社区自习室,山东工职院志愿者小陈正教孩子写毛笔字;南石社区南石书院里,退休教师正带着家长朗读《朱子家训》。窗外蝉鸣阵阵,窗内书声琅琅,时间仿佛被拉回了石桥店最早的私塾。
红色基因,在旧机场跑道开出蒲公英
1941年,侵华日军强占土地修建石桥机场,留下10座飞机库、6座防空兵营。抗战期间,当地军民三战三捷,把“飞机窝子”的抗战史写进历史课本。
今天,跑道早已不在,遗址却被完整保留下来。青松翠柏间,圆顶机库像几个大馒头。周末,孩子们坐在机库前的石阶上听老兵讲“奇袭机场”的故事——讲到紧张处,小拳头攥得紧紧的;讲到胜利时,蒲公英被抛向天空,像一场迟到的庆祝。

南石社区把这段红色记忆做成了“开学第一课”。每年新生入学,先去抗战遗址鞠躬,再到村史馆看老照片。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在留言簿里写:“站在祖辈读书的旧桌前,我明白了何为‘报效家乡’。”

“四宝”上新:龙槐玉月的现代打开方式
“龙槐玉月”是老石桥的四张名片——
龙:猪龙河化身玉龙湖,龙纹被写进沿岸步道的水墨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