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中的反法西斯战争⑦丨《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2025-08-13 07:06 海报新闻
1937年冬,山西临汾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作曲家贺绿汀在煤油灯下疾书。此前,他与塞克、崔嵬等文艺工作者聆听了朱德、任弼时、贺龙阐述游击战精髓,目睹了一批批将士们开赴敌后作战,热血激荡间集体创作歌词。贺绿汀以轻快旋律勾勒出游击战士的灵动身影:“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让游击队员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而出;“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以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驱散了法西斯侵略者的阴霾;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的誓言,更鼓舞了中华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
1938年1月,洪洞高庄的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欧阳山尊以口哨伴奏,贺绿汀指挥唱响此歌,朱德紧握其手称“写得好”。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高级将领也对这首歌非常认可,要求演剧队抓紧时间到部队教唱这首歌。
在平型关战役中打了胜仗的115师685团即将再次开往前线,团长杨得志热切地邀请贺绿汀来教唱《游击队歌》,并对指战员们说:“大家唱会了这首歌就出发。”
部队出发那天,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贺绿汀和演剧队的队员们站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高唱《游击队歌》,将士们跟着一起放声高唱,迈着铿锵步伐,踏着皑皑白雪,义无反顾地开赴新的敌后战场。
这簇从煤油灯旁诞生的火种,终成燎原之势:国际战士白求恩在晋察冀行军途中哼唱,敌后根据地的土墙上刷满歌词。当我们在银幕上重温这熟悉的旋律时,历史的回响正穿透时空——这支在斗争中谱写、风雪中传唱、战火中淬炼的歌,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永恒韵脚。
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