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盐碱地上稻浪滚 万亩荒滩变良田——榆林市榆阳区盐碱地综合治理观察

2025-08-15 14:20   陕西日报

  “现在在稻田里养蟹,每亩地能多赚3000多元。”种粮大户张海峰笑着说。2024年,榆阳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8260亩,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

  为了更好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榆阳区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户在稻田里养殖螃蟹、小龙虾、泥鳅等。鱼蟹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它们的排泄物还能成为天然肥料。

  “今年,我在村里承包了500多亩稻田,投放了1500多公斤蟹苗和6万尾小龙虾。目前,稻子长势良好,预计今年每亩稻田能收获约500公斤大米。蟹苗和小龙虾也长得很快。”赵家畔村村民叶成玉说。

  近年来,榆阳区通过平整土地、新修田埂、深翻深松土壤等措施优化土地结构,将盐碱地治理与农业产业培育深度融合,聚焦水稻种植、虾蟹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力。

  依托“种稻改碱”模式,榆阳区在鱼河镇、上盐湾镇等地建成高标准水稻田,持续拓宽农业增收路径。

  如今,盐碱地治理为榆阳区带来了经济效益,修复了脆弱的生态。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滩,如今变成了水田纵横、鸟类栖息的湿地景观,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万亩稻田成为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当地政府顺势推出乡村旅游项目,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来源:陕西日报

  

责编:张立花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