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抗战|徂徕烽火:星火从这里亮起,终成燎原之势
2025-08-15 15:32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仲夏时节的徂徕山,层层叠叠的绿意延伸至天际,幽深绵延,俨然岱宗屏障。80多年前的冬日,这座北望泰山雄姿,南控津浦铁路要冲的英雄之山上,160多位起义战士在此告别父母,毅然踏上战场,揭开中共山东省委独立自主领导山东抗战的序幕。星火骤然从这里亮起,厚积薄发,终成燎原之势。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
“徂徕山,举义旗,誓死守土我们不离开……”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纵队进行曲》的旋律曾响彻齐鲁大地。在这激昂的歌声里,藏着一段山河破碎时的奋起。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平津,兵分三路沿平绥、平汉、津浦路推进,战火很快便烧到山东。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紧急会议,省委书记黎玉传达了中共中央及北方局关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指示,把全省按照东、西、南、北、中划分成十个地区,要求发动成立十支队伍,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
为指导全省的抗日斗争,形成“以点带面”的局势,省委决定,在鲁中徂徕山直接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起义,树立全省抗战的样本。原泰安市委党史办调研员宋元明介绍,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大批青年学生也踊跃加入共产党的抗战队伍,一群心怀家国的革命志士,义无反顾奔赴烽火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