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观潮丨解码葫芦架下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5-08-15 18:22   海报新闻

  创新葫芦种植、加工、销售模式,东昌府区通过构建标准化种植模式、创新数字化运作模式、打造“互联网+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推动传统葫芦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成立专业葫芦种植经营合作社,按照品种、技术、管理、标准、模式“五统一”要求,建设葫芦良种培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基地,在侯营镇建设中华葫芦文化园,在堂邑镇建设“范制”葫芦示范基地。带动全区80余个村庄、5000余种植户开展标准化葫芦种植,种植品种100余个。

  比如,成立国字号“中国葫芦电商协会”,全区葫芦电商经营户达2000余户,特别是被誉为“中华葫芦第一村”的堂邑镇路庄村,家家种葫芦、户户搞电商,全村开设网店400多家,还推出“平台化设计”模式,用户可在线参与葫芦造型、纹饰的定制,赋能产品增值,年均网络销售工艺葫芦700万个,堂邑镇全镇葫芦年产值达18亿元,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田间作物”到“文化IP”

  孕育于运河畔的“宝葫芦”,早已淬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东昌葫芦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昌雕刻葫芦用途广泛,既可作日常器具、祭祀用品,又可作工艺品、生活饰品,还可入药食用。葫芦上雕刻的图案、纹样充满吉祥寓意,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