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观潮丨解码葫芦架下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5-08-15 18:22   海报新闻

  近年来,“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东昌府区以数字创新为引擎,创新推进“山东手造”工程,采取“非遗+数字化”创新模式,引进青岛海尔卡奥斯集团,打造全国首家葫芦文化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葫芦产业大数据中心,提供葫芦行业全流程、全要素的供需精准对接服务,以数字赋能东昌葫芦数字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东展区,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王小丽曾在现场展示葫芦雕刻技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而且,“葫芦文化产业数字创新应用平台”也让无数参观者沉浸式感受到了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不断擦亮葫芦文化品牌,东昌府区精心打造文旅品牌“葫芦文化艺术节”。2007年以来,东昌府区累计举办16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参展商由最初60多家发展到现在7000多家,成交额由600万元发展到2.9亿元,打响东昌府葫芦金字招牌。

  组织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参加中国非遗展、上海世博会、澳门艺术节、法国巴黎“孔子文化周”等活动与会展,助推东昌葫芦走出国门,提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全球影响力,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2025年葫芦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预计年产量9000万个以上,种植和加工销售收入将超过26亿元,全产业链综合效益将达到30亿元。

  “小葫芦”成就“大产业”,变身致富“宝葫芦”,让更多农民富了口袋之后,如何深化“富脑袋”,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构建起可持续的共富生态,至为关键。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