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四海 还是威海——中国海洋种业之都威海咬定种业培育不放松
2025-08-17 06:48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而在荣成北部海域,全国首座封闭式舱养系统综合试验平台——“渔机1号”停泊于此。一年多来,上面同步开展着虹鳟鱼、大黄鱼、石斑鱼等鱼种的深远海养殖试验。“我们研究多种经济鱼类在海上封闭船载舱养模式下的适应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余友斌说,“等形成操作规程后,试验结果就会被应用到深远海的大型养殖工船上面。”

而在养殖技术上,威海更处于引领地位。
“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是威海的首创,早在2016年就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向全世界推广。“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养殖模式,通过科学搭配不同营养级的养殖生物,实现了养殖系统内营养物质的最大限度循环利用,把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渔业科负责人刘心田介绍,“这种模式在全市各海区已推广14万亩,亩产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6%以上。”目前,威海现代化海洋牧场已发展到170多万亩,已建成81家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成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30处,其中国家级6处。
“我们正在编制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摸清周围深远海养殖资源与环境,积极招引央企、省企,引导本地企业进军深远海养殖。”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进军说,今年,威海力争水产种业产量突破700亿单位,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大众新闻记者 胡伟 陶相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