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潍坊寿光:3000亩“蔬菜硅谷”里的智慧革命

2025-08-18 10:29   大众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科研院所的入驻,让实验室的“智慧成果”能快速流向田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团队在这里开展了8项重点研发:番茄育种团队通过智能气候箱模拟不同地域光照条件,筛选出适应多区域种植的品种;辣椒育种团队利用物联网设备记录不同温度下的坐果率,建立“温度—产量”关联模型;功能基因组团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调控黄瓜苦味的关键基因。2021年,该所167名科研人员在这里完成了14个研发团队的试验任务,输出技术方案30余项。

  土壤是农业的“命脉”,智慧农业更需“读懂”土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寿光设施农业研究中心建成的国家级CMA检测认证实验室,完成了寿光全境域土壤调研,600余份样本、2万余个数据构建起“土壤健康数据库”。“我们通过分析土壤有机质、酸碱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为每个区域定制‘改良方案’。”科研人员展示的土壤数字地图上,不同颜色标注着土壤肥力等级,点击任意地块,即可查看推荐施肥量、适宜作物种类。“这就像给土壤开‘体检报告’,精准到每一寸地。”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工作,则让智慧农业有了“标准锚点”。在这里,5项日光温室蔬菜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已获农业农村部发布,126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正在基地开展数据采集。在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实验室,35个番茄品种、23个黄瓜品种的外观、颜色、味觉指标被量化为具体数据:番茄的糖酸比需在6-8之间,黄瓜的脆度数值应大于4.2……“这些数据不是凭空而来,是智能传感设备与人工品鉴结合的结果,最终形成的标准将成为智慧种植的‘操作手册’。”标准中心工作人员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