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总说“明年就回”的淄博姑娘 永远留在了热爱的大山里……
2025-08-19 15:56 鲁中网
当年寒假,回家后的宓泽像变了一个人。“家里的家务活抢着干,尤其是全家的一日三餐,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活。”宓洋洋说,妹妹俨然成了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而家务之余,宓泽还帮忙照看宓洋洋的一双儿女。“孩子们的衣服、文具基本全都是小姨准备的,比我这个做妈妈的还要细心。她常说,在山里带孩子练出来了。”
把根扎在大山的褶皱里
初到合觉莫村时,面对空荡荡的教室,非教育专业出身的宓泽,对如何上好一堂课充满焦虑。面对一个个“坎”,她选择了一步步踏过。
今年7月底,宓泽所属的山长公益助学协会,给她的家人邮寄了一本公益支教合集《山歌未央·十一叠》,其中收录了一篇题为《回望来时路》的文章,详细记录了宓泽8年支教的心路历程。
文章中写道,最初宓泽带五年级的孩子。发现他们普遍从三年级开始入学,有的孩子读课本一句话不认识的字超过一半,宓泽意识到支教不再是完成人生阅历的一场梦想,而是肩负着传递知识的重任。
课上认真授课,课下带着孩子们嬉笑玩闹,在真心付出中,宓泽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然而,当一年的支教期将满时,宓泽开始焦虑了。学期结束,孩子们就要下山去读六年级,他们能不能适应新环境?以后见不到他们怎么办?
“那时的我好像泪点格外低,原本回学校途中碰到山体滑坡,困在路上近四十个小时都不会哭的我,会在学生做错事情被惩罚时偷偷背过身哭,或者在聊起离开的话题时不禁落泪……”这种牵肠挂肚,让宓泽在回到淄川家中后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