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中的反法西斯战争⑧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2025-08-20 06:22 海报新闻
从影片中丽达、热妮娅对组织原则的坚守,到列宁格勒共青团员在封锁中用生命托举城市的坚持,这群年轻人用行动证明:共青团员的称号从来不是荣誉的装饰,而是危难时刻“我先上”的誓言,是反法西斯战场上永不褪色的青春旗帜。
在我们后面是俄罗斯,是我们的祖国
当嘉尔卡也倒下后,瓦斯科夫发表了最后的战斗动员:“亲爱的同志们,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在向我们的方向运动。我命令所有的战士和我本人,守住阵地。守住,直到牺牲。我们一定要把德国鬼子消灭。因为,在我们后面是俄罗斯,是我们的祖国。”
丽达与热妮娅相继英勇牺牲,悲愤的瓦斯科夫孤身歼灭残敌,生擒3名俘虏,在意识模糊的边缘等到了援军——他用行动践行了那句“身后是祖国”的誓言。而这句誓言的精神源头,早已镌刻在1941年冬的莫斯科城下。
1941年9月,德军兵分三路扑向莫斯科,先头部队已能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11月16日,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克洛奇科夫・季耶夫中尉,带领27名战友在杜博谢科沃村迎击近60辆德军坦克。他们用反坦克步枪、燃烧瓶和手榴弹对抗钢铁洪流,当最后一枚炸弹用尽时,克洛奇科夫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履带,留下最后的呐喊:“苏联虽然辽阔,但我们已退无可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这句遗言随着战地通讯传遍前线,成为了百万红军的冲锋号,“潘菲洛夫28勇士”被集体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瓦西里耶夫也从中汲取了创作最后动员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