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共享智造”为特色产业集群带来什么丨共享设备,再大的订单都能接住

2025-08-21 14:48   河北日报

  清河县赛创针织制品有限公司是共享工厂的另一位“住户”,入驻了共享工厂2号楼的四、五层,它的楼上就是新华·事坦格羊绒一线成型研究院。

  8月8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走进赛创针织生产车间,300台数字化一线成型电脑横机正在加紧生产。一台机器上,一件粉青色的长袖上衣样衣刚刚生产出来。

  头一天才跟研究院沟通了新款产品的设计思路,第二天就拿到了样衣上机参数,生产经理殷士生很高兴:“有了这样的快速反应,我们才能跟得上时尚潮流,更好对接新市场。”

  研究院为新款产品做设计、打版,并设定上机参数。赛创针织工作人员将指令导入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后,自动化生产随即启动。研究院还开设了线上花型商城,入驻企业可以随时上线“淘”款式,选中了就能落地生产。在这里,无论是设备“罢工”还是工艺卡壳,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河北新华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共享工厂。公司总经理宋丽丽说,得益于共享工厂标准化生产,同批次羊绒制品的纱支密度、支数、针数、色牢度、抗起球性等指标可以保持一致性,这让羊绒制品质量稳定性更强。

  设备共享,正为这座“世界羊绒之都”注入新动能,让曾经的“吃不了”变成了如今的“接得住”“做得好”。

  截至目前,清河县已经拥有新华·慈星、兴利、河北联怡等多个羊绒产业共享工厂。通过有效配置资源,该县羊绒原料就地转化率和羊绒制品年产能得到提升,分别达到35%、1亿件;相较传统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总体提高46%、成本下降15%,为传统产业升级、补上产业链条短板打下基础。(河北日报记者 宋平)

  来源:河北日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