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青岛农业大学团委“麦芒”实践服务团:青春先锋助力科技小院“最后一公里”破壁实录

2025-08-25 11:27   海报新闻

  团队成员在深入相关科技小院及合作企业调研时了解到:在平度花生产业领域,青岛胶平农产有限公司通过引入色选机等智能设备,于2020年基本实现“收获—加工—储存”全链条自动化,人力成本大大降低,车间效能提升数倍;转向胶州马铃薯产业,苑戈庄合作社依托“党建+数字农业”模式,在国家政策扶持与党员带头作用下,构建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体系,成功推动马铃薯亩产实现翻倍增长,成为山东半岛种植技术最高、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马铃薯产区;聚焦五龙鹅疫病防控,科技小院通过优化鹅舍环境设计及配套远程监测技术,使疫病发生率同比下降25%,显著稳定了鹅产品市场供应;而在莱西葡萄种苗领域,山东青大种苗有限公司的“砧木—品种精准匹配”技术已结出硕果。企业负责人张雪萍坚守的“技术只有落地,才能真正服务农业”理念,不仅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强化农技推广”的要求,更以实效赢得市场标杆地位。

  这些扎根乡土的“田间答卷”是科技小院破除“科研热、落地冷”困局的生动体现,它们像毛细血管,将技术养分输送到产业末梢。

  疏脉:整合未竟的“最后一公里”

  繁荣背后,梗阻仍存。成员们在调研过程中积极复盘,整合梳理出受访小院的三大共性痛点——科研成果与田间需求错位、技术更新时间慢且成本高、产业附加值偏低,出现了技术“对不准”、技术“用不起”、企业“赚不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