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团委“麦芒”实践服务团:青春先锋助力科技小院“最后一公里”破壁实录
2025-08-25 11:27 海报新闻

科研成果与田间需求错位。花生试验田的土壤板结情况十分严重——长期不合理的施肥及有机物料投入率低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团粒结构被破坏,进而影响了通气性和透水性,危害种苗生长。但现有技术方案仍侧重不同品系的开发,针对此情况提供的改良措施可行性不高。

技术更新时间慢且成本高。马铃薯合作社的技术更新仍滞后于生产节奏,种薯分拣仍依赖人工。莱西葡萄种苗的砧木适配试验虽严谨,但消杀脱毒、浇灌检疫等系列操作仍以技术人员的经验积累为主。技术验证与推广的迟滞性,以及相对高昂的更新成本放大了生产的不确定性。
产业附加值偏低。该问题在受访小院中普遍存在,其中五龙鹅产业面临的冲击最大——优质鹅蛋、肉鹅等产品因产业链短、缺乏深加工和品牌营销,收购价仅比普通蛋高15%,高附加值环节的缺失削弱了技术升级的驱动力。

通络:创新模式的“活水来”
破题之道,在于构建需求导向、动态响应的新模式。对此,团队创新提出“四链融合”破壁路径——以人才链精准对接农时周期,以教育链定制“一地一策”技术方案,以产业链推动数字化营销,以创新链构建可推广的“1+N”小院赋能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