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头版聚焦潍坊创新实践:科技风筝飞向未来
2025-08-26 09:20 经济日报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工作业环境恶劣的问题,酷暑天气厢式货车内温度可能超过70摄氏度。”闫冰说,安全痛点触发了技术革新。
今年3月,公司承办了全国首届化工安全智能装备应用发展大会,为参会的500多家化工企业展示了危险环境下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机器人替人的实践。“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解决高温高湿高压和其他危险环境下的人工作业难题。”闫冰说,这是创新的温度。
前沿探索同样植根于产业需求。
两年半前,在中国中车集团工作的车聪聪应大学室友王立峰邀约来到潍坊,担任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些毕业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年轻人有个共同梦想:聚焦实业痛点发挥所学,用技术创新改变行业现状。
他们攻克磁悬浮控制、流体力学、热管理、电机驱动等核心技术后,成功研制了真空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并应用于国内最大的飞轮储能独立调频电站——乳山调频电站。系统将电网调频响应速度从秒级提升至毫秒级,能量转换效率由45%跃升至85%以上,解决了传统火电调频能耗高、磨损大、响应慢的痛点。
创新要素贵在匹配
“企业为什么来这里?生产要素和市场在哪?我们的筹码是什么?”潍坊市招商发展集团干部韩明清的“招商三问”,道出精准招商的核心。潍坊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韩兆峰认为招引人才也是同理,“不是帽子越多越好,立足点是匹配产业需求。”
创新要素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匹配。潍坊以产业需求为锚点,撬动人才、技术、资本高效协同,构建起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