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郓城县:创新“流动课堂”模式,让群众尽享“家门口”的优质资源

2025-08-27 11:03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刘艺 郓城报道

  近日,郓城县文化馆剪纸教室内,63岁的孙香玉拿着刚剪好的“囍”字,欣喜地说:“年轻时嫁妆上的喜花就这么剪,没想到老了还能剪起来。”与此同时,东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山东大学志愿者王璐正拉着孩子们的手走进“乐郓”成长营:“今天要学防溺水漫画课。”

  这些鲜活的场景,正是郓城县创新打造“流动课堂”模式的缩影。今年以来,为积极推动文化社区和文化书院建设,有效满足群众多元需求,郓城秉持“群众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的理念,打破资源、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文化服务如活水般浸润每个角落。

  资源流动,活动不受限

  “群众抱怨活动老套,我们想创新却力不从心”,一位社区干部道出无奈。在社区调研时,工作人员发现痛点:大多社区虽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服务点等设施,但专业师资匮乏导致活动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此,郓城县以理论知识、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专业技能等为标准,全面梳理优质文化资源,挖掘吸纳包括高校学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艺骨干、行业专家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72位,同时汇聚商户、居民等热心群体,着力打造出一支覆盖广、靠得住的“流动课堂”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