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2025-08-27 16:42 大众网
1965年,杨智忠如愿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远赴新疆参与军事训练与生产建设。三年的军旅生涯,将军人的热血与担当彻底融进了他的生命。即便退伍多年,童年听过的战斗故事、亲身经历的边疆岁月,仍让家国情怀在他胸中翻涌不息,从未褪色。
战火已远,承诺如磐。2001年,原本看守陵园的工作人员因年迈体衰,无法继续守护,“接班人”成了问题。杨智忠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份责任。
“来的时候有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觉得我应该在家喝着茶,抱孙子的,可偏偏跑来了烈士陵园。但当年掩护我父亲的两位恩人、我的舅舅,都安眠在这里。这720位烈士的‘家’,应该由我来守。这个工作就是我当兵的延续,来到这里让我感觉到好像从未离开过军营。”杨智忠解释。从此,他像一棵扎根的老树,除草、清扫、祭奠,二十余载,未曾中断。
一次触动,坚守愈发坚定
“刚来的时候,陵园大门也挡不住人,水电也没通,整体情况比较困难。我可以很快适应,但是老伴和小孙女就不太适应了。”杨智忠告诉记者。没电就点油灯蜡烛,没水就去附近村子挑水喝,这样的生活,杨智忠过了整整十年。2010年,陵园里通上了电,打上了井,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提升。
每一次擦拭墓碑,都是无声的致敬;每一次清扫落叶,都是深情的对话。杨智忠早已将陵园视为自己的家,全部心血皆倾注于此。
然而2004年,妻子于爱云突发疾病,出院后需静养,杨智忠陷入两难。妻子看出他的挣扎,主动提出:“陵园清静,更适合休养,我陪你一起守下去。”于是,两人共同留在陵园,边守陵边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