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2025-08-27 16:42 大众网
而真正让他的信念彻底坚定的,是两位来自烟台海阳的年轻人。
“他们拿着烈士证,来找爷爷。老人牺牲于丈岭战役,父亲找了一辈子没找到墓,他们是顺着线索才来到这儿。”杨智忠翻遍名册却找不到对应姓名,又带他们在墓区反复寻找,最终仍无果。“我只好告诉他们,这很可能是一位无名烈士。”话毕,两个年轻人扑通跪地,失声痛哭。
那一刻,帮烈士“寻亲”的念头,在杨智忠心中猛烈生长。
一个想法,成为新使命
饮马烈士陵园内,720座墓中只有60座刻有姓名,17座模糊标注着籍贯。许多烈士信息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加之行政区划变更,寻亲犹如大海捞针。
“每一个寻亲的人,都会在纪念碑前鞠躬、扫墓,然后默默离开。”讲起这些,杨智忠满面憾色。
自那时起,他潜心研读所有现存烈士资料,持一本笔记,终日穿梭于墓碑之间。姓名、籍贯、年龄、牺牲战役、时间……他将所有能查到的信息逐一整理、比对,以近五万字的笔记,为一位位烈士勾勒出模糊却庄重的“生命轨迹”。
杨智忠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将信息发布至报纸和网络,四处打听、奔赴烟台、青岛等地走村入户搜集线索。随着事迹传播,越来越多志愿者和媒体加入寻亲队伍。2012年,在烟台市牟平区民政部门的协助下,杨智忠为埋葬在陵园里的杨忠先等3名烈士找到了家人。同年,他又亲自前往烟台莱州,为邵正云等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2013年,临沂的一个人通过网上信息联系到杨智忠,此人是烈士张志田的孙子。2019年,杨智忠登上央视《等着我》栏目,借助互联网将寻亲从线下走访推向全网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