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吃的“秋菜”,到底是啥?
2025-09-23 14:2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上官云)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节气民俗丰富多彩,有竖鸡蛋、放风筝等等。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那么,此时竖鸡蛋为啥能成功?民俗讲究“吃秋菜”,秋菜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唐志强。
他表示,古代有秋分祭月的习惯,有说法认为,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后来一些原本属于秋分的民俗逐渐挪到了中秋节,民间祭月慢慢地就在中秋时进行了。而秋菜,实际就是野苋菜。
最早确立的节气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

资料图:正值秋分丰收时节,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农户抢抓农时收割玉米。(无人机照片) 邹雄 摄
唐志强介绍,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古代皇家会在秋分这一天祭月。北京的月坛,就是过去皇帝祭月的地方。
他解释,由于每年秋分日在农历八月里的日期经常会有变动,不一定都能赶上满月。慢慢地,人们开始在中秋祭月,那时月亮正圆,跟秋分有关的部分民俗也挪到了中秋节。
“今年的秋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在9月23日02时19分左右来临,是在凌晨。今年秋分日跟中秋节的时间间隔也比较远。”他说。
“竖蛋”为何能成功?
正所谓“秋分到、蛋儿俏”,秋分来临这一天,可能不少人都玩过一个游戏,叫做“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