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离日常生活还有多远?
2025-08-30 10:15 人民日报
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价格是一道大关。熊友军举例,目前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机器人的运行轨迹数据,“高质量数据不仅稀缺,且成本高昂,成为制约具身大模型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提高了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成本。”
不仅需要攻克技术的耐心,更需要保持对伦理的敬畏。“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后,如何保证我们的隐私?”“我们应该如何与机器人共处?”这些问题,都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热议的焦点。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人形机器人还在加速进化中,我们期待它们“跑”进千家万户、融入日常生活的那一天。(来源:人民日报)
趣科普
看!机器人的“特异功能”
电子鼻
电子鼻(见图⑤,资料图片)的基础是气体敏感单元,将环境中的各种气体浓度通过半导体、电化学、光学等原理转换为电学信号;再使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将敏感单元微型化,将对不同气体有着不同响应特性的敏感单元阵列化;最后结合AI算法,根据敏感单元阵列的信号对环境气体做定性或定量的检测。电子鼻可以识别生活中常见的饮料、酒、醋等液体。未来,随着材料、集成技术等发展,电子鼻将更为灵敏、智能,应用范围也会更广泛。

图⑤
灵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