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山东|向海图强 黄河口激活“蓝色引擎”
2025-08-31 08:36 爱东营
种业的突破为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主导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则让东营市渔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全市规模化养殖企业达110余家,海大、正大、通威等龙头企业纷纷进驻,培育形成了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河口百万亩生态渔业区、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六处产业发展集聚区。
细分领域更显优势:黄河口大闸蟹养殖面积7万亩,年产量7870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对虾池塘养殖面积42万亩、工厂化养殖面积140万平方米,年产量7.86万吨,占全省对虾总产量的1/4;海参池养面积17万亩,年产鲜参1万吨,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海参滩涂养殖区;浅海贝类底播增殖面积87万亩,年产量31.7万吨。
产业壮大的同时,东营市渔业在品牌建设上也走出了一条“从有产品到有名牌”的进阶之路。黄河口大闸蟹蝉联“中国十大名蟹”,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并获中国贸促会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证,首次供应澳门市场;东营市获“中国对虾之都”殊荣,正大RAS蓝宝石虾获全国首张对虾可生食产品认证,“利津滨海对虾”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此外,2家对虾企业、2家大闸蟹企业获BAP(最佳水产养殖规范)和NSF(无抗生素产品)“双认证”,通和文蛤、海跃海参、惠泽黄河口大闸蟹、景明虾皮等9个品牌入选山东知名农产品和“好品山东”品牌。
从地理标志到企业认证,从区域品牌到全国知名,东营市渔业以品牌为桥,打通了“优质优价”的市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