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黄金海岸线”有何不一样——来自山东省日照市的调查
2025-09-01 07:40 经济日报
在日照市海龙湾,碧海蓝天下的金色沙滩上,游客们正嬉戏拍照。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山东港口日照港的煤炭主作业区。“过去这里到处是煤灰,现在成了日常散步休闲的好地方。”市民秦绪斌感慨。
在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的浅滩上,黑翅长脚鹬正在觅食,“咔嚓”一声,臧绍喜用镜头定格下这灵动瞬间。今年70岁的臧绍喜是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10多年来,他拍过的鸟类有500余种。“这几年,两城河越来越清,鸟类也越来越多,我常拍到珍稀物种,比如中华凤头燕鸥、中华秋沙鸭、黑脸琵鹭。”臧绍喜说。
顺着臧绍喜的镜头,不远处,反嘴鹬、苍鹭、黑嘴鸥伴着朝阳在空中翱翔。
日照的生物多样性“图鉴”不止于此。2024年8月,日照海龙湾景区面向市民游客正式开放,这是我国第一个“退港还海”的港口岸线修复整治工程。日照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实施以来,共恢复沙滩84万立方米、整治岸线7.5千米,恢复滨海、湿地植被89万平方米,还打造了市民共享城市滨海公共空间。
随着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海龙湾吸引了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来此畅游,太平洋蠵龟、黄嘴白鹭等对生态要求极高的野生动物也纷纷在此栖居。
在太公岛附近海滩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日照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工程师张昊正在进行沉积物采样,“海水动力作用会导致沙滩侵蚀,既影响景观,还可能侵蚀陡坎,威胁游客安全。我们开展侵蚀冲淤规律研究,能为修复工程提供学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