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黄金海岸线”有何不一样——来自山东省日照市的调查
2025-09-01 07:40 经济日报
日照市因港设市,是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粮食等供应链枢纽,日照港的大宗干散货吞吐量占全港的一半。但传统作业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干散货物通过门机接卸后,再由车辆转运至堆场,装卸过程中的扬尘和尾气排放影响了周边环境。”山东港口日照港安全环保科技部副部长秦涛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照港自主研发散货抑尘剂,配合防风抑尘网和洒水抑尘系统,综合抑尘率超过99%。同时,还在石臼港区投入建设了长达170公里的皮带机系统,实现了从码头到堆场的全程封闭式运输,确保货物不落地,这一创新举措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500吨。
绿色转型的步伐持续向前。在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传统“经验炼钢”已转变为“算法炼钢”。企业通过全链条数据驱动,推动钢铁生产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ESP薄板厂副厂长周永志介绍:“我们的ESP生产线全长仅190米,从钢水到钢卷只需7分钟,较传统热轧产品碳排放降低60%至70%,节能50%至70%。”
绿色变革不仅局限于传统工业,生态与渔业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化。走进东港区涛雒镇的海马产业园,不同生长阶段的膨腹海马在恒温水池中游弋。车间主任滕树霖介绍:“膨腹海马对水质、水温、光线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日照沿海的优良生态环境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目前,涛雒镇海马养殖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年育苗量超过6000万尾,成为山东省内膨腹海马工厂化育养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