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牵手”129所高校,开展合作项目177项 校地融合撬动56亿元产值
2025-09-01 09:02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张 啸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高端聚烯烃产业凭借高附加值、广泛应用场景等显著优势,已成为石化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我国高端聚烯烃技术长期受制于国外垄断。近期,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生产的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获权威认定,并实现首次批量供货,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该项目被纳入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45亿元。
这项重大突破背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教授团队与东明石化成功“联姻”,其重要推手是菏泽市创新实施的“一县区一高校(科研院所)”校地融合发展集中行动。
2024年6月,菏泽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新实施该行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构建起“政府搭台、高校主导、企业参与、人才支撑”的产才共兴新格局,撬动了人才、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耦合。截至目前,该行动已促成与129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269名,落地项目177项,转化科技成果77项,累计撬动新增产值56亿元。
据了解,菏泽构建起市委人才办牵头、市直部门指导、县区具体对接的立体网络。每个县区精准对接1至2所高校的3到4个重点领域,并基于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拓展合作范围,确保合作精准聚焦地方产业痛点。同时,持续聚焦重点产业链,靶向引育适配人才,以“人才链”深度赋能“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