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泰山景区顺利完成四普调查

2025-09-01 16:12   海报新闻

  “五岳”之首泰山,有着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人文景观的烘托,是为“天下第一山”。1987年,泰山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例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项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开展以来,泰山景区文物普查队共计完成辖区逾73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工作,新发现文物点位居全省前列。

  组建队伍有序推进四普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自秦始皇开始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时至今日,泰山留存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古建筑32处(70余组)、石窟寺及石刻1565处、古遗址14处、古墓葬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2024年2月,随着山东省印发《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泰山景区建立四普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四普工作专班。从泰安市博物馆、泰山景区文保中心及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竹林寺管理区各抽调1名业务骨干与泰山景区遗产保护部6人组成泰山景区文物普查队。12名队员分为两组,各组制定调查任务、工作计划等,有序推进四普工作。

  为了能够熟练掌握普查方法和手段,2024年5月,泰山景区又组织四普工作专班及博物馆、各管理区相关人员30余人参加了泰安市四普培训班。同时,安排队员充分利用全国文博网络学院的视频资源,及时进行线上学习,切实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