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集结中心:从中欧班列枢纽到亚欧合作门户
2025-09-01 16:24 西安日报
2024年,西安深度参与跨里海走廊合作,当年开行跨里海班列187列,占全国跨里海班列开行量的50%。截至2025年7月底,跨里海班列累计开行402列,运行时间由15天-23天缩短至11天左右,基本实现“天天班”,成为连接中国与里海地区的重要物流通道。
创新驱动效能提升 数字化赋能枢纽升级
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打造班列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铁路公司实现数据联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将报关、制单时间由5-7小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
“长安号云舱”系统打破了数据壁垒,与国内外铁路、港口等高效联通。自动化数字无人码头与“云签发”“云报核”等智慧系统,让物流更加透明高效。
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站通过持续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畅通联动协调机制,实时共享到发、装卸、转运等信息,保障了中欧班列的高效组织。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站副站长杜虎说:“如今,大约每80分钟就有一趟班列进出港,日开行频次达16.9列。”
金融创新,同样成为集结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乐说:“我们着力打造班列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铁路公司实现数据联通,同时,通过携手大型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订舱贷’‘信用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提供融资181亿元,成为‘政、银、企’融合发展的标杆示范。”
根据国铁集团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3628自然列,同比增长21%;运送货物总重406.2万吨,同比增长23.5%;发送箱36.9万标箱,同比增长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