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稻香黄河口 | 从盐碱荒滩到稻浪飘香 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数字化赋能水稻产业振兴之路

2025-09-02 08:57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

  在黄河入海口腹地,黄河河畔,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曾是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盐碱地种粮的真实写照。而今,这个村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稻产业发展之路。

  七村水稻种植历史逾五十年,全村十余家种粮大户。据垦利街道七村村委委员、生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彩介绍,过去该村水稻种植面积仅几十亩,传统人工插秧效率低下,全周期需二十余天。2013年,在垦利烟草公司帮扶下,依托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生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累计投入300余万元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并建成30吨级大米加工厂。2024年,合作社推动数字化改革,新购入两台无人机,实现测土配方、播种、施肥、施药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以前插秧十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半小时至四十分钟即可完成。”张文彩自豪地说,“如今村里留守老人即可完成水稻种植全程,合作社提供从播种到加工的全托管服务,省去人工劳力。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两口也可以实现年收入至少10万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