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警示教育重在精准、抓在经常

2025-09-02 19:03   大众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

  济南市精心选取6个家风不正、治家不严方面典型案例,摄制家风专题警示教育片,以案明纪、警钟长鸣;潍坊市依托潍坊市廉政教育馆,为不同受教对象制定警示教育个性化“套餐”……警示教育既给人以殷鉴不远、振聋发聩之警醒,又给人以何为雷池、何处红线之明示,已然成为各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重要举措。

  警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以反面案例或潜在风险为载体,通过剖析深层次的原因、展示不良行为的后果,起到震慑、警醒、启示、教化等作用。从实践经验和教育对象的反馈看,警示教育能否起作用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精准施教,一个是常抓不懈。

  先看精准施教。警示教育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入脑入心的前提,就是教育对象对警示资料里的“他”产生共情,对如何避免成为“他”产生共鸣。这就需要用好“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围绕不同岗位、年龄和经历的教育需要,深度发掘同类典型案例的人生起伏、内心独白和忏悔告诫,找出共性的风险隐患、迷茫困惑、心路抉择,有针对性讲清楚纪法红线、提出抵制诱惑的方法,让教育对象产生共情共鸣,将“看在眼里的警示”转化为“刻在心里的警戒”。

  端午、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和新提拔、临退休、婚庆嫁娶等重要时段,往往也是提高警惕、重点防范的节点。伴随着心情放松和愉悦,一日三省的自律和外在提醒的他律不可缺位。此时,警示教育就要及时到位、精准滴灌,在“第一次”“转折点”等关键关口树起“提示牌”,努力实现教育靠前、教育下沉、教育问题于未发之时。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