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文化翻身和精神觉醒
2025-09-03 06:53 大众新闻客户端
电影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但“平鹰坟”事件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发生在1923年的临沂莒南县大店镇。地主是大店镇地主庄园中和堂少爷庄善昌,为鹰“披麻戴孝”被地主欺压的农民是魏学墩。
“平鹰坟”首次被媒体披露,是在1944年6月9日。当天的大众日报四版刊发《佃户群众继续清理旧案 把庄英甫送交政府处理 平鹰坟 祭冤魂 群众欢呼》,报道了“平鹰坟”事件。从此,“平鹰坟”成为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得到翻身的典型意象,通过小说、连环画等形式广为流传。
曾是大众日报记者、时任山东分局刊物《斗争生活》主编的王力,当时就在大店工作,依据“平鹰坟”事件写了小说《晴天》。
《晴天》是第一部产自解放区反映土改的小说,有论者认为《晴天》是中国红色小说的开山之作。
当时,中共山东分局滨海区委办的《滨海农村》报记者任迁乔,是进驻大店镇的查减(检查减租减息)工作队的一名队员。他奋战20天,画了50幅,以“平鹰坟”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连环画故事,取名《翻身》。
一开始,印刷条件不好,纸张也很差,《翻身》只印了几百本,发到部队每个连队支部只有一册,但反响巨大。有的战士看了恨得把每幅上的地主眼睛挖了去;有的农民开始不敢和地主讲理,看了《翻身》后,一拍桌子“我要和地主算账”。这是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第一次印成的“大型”连环画,随后加印了几千册,不仅发行山东根据地,而且向其他根据地传播。

《大众日报》编前会议。(山东省档案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