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文化翻身和精神觉醒
2025-09-03 06:53 大众新闻客户端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1940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这首歌,穿越时空,传唱至今。
“抗属和老大娘们在最前列,其次是各抗日小学,再其次是农救会自卫团,最后的是机关和部队的同志。”1942年中共山东分局纪念“七七”大会开始前,会场指挥在台上如是宣布座次安排。
“我们是中华好国民,男儿大丈夫,不管鬼子怎样欺骗压迫,决不投降!”1942年10月,莒南群众性的公民誓约运动,喊出中国人不屈服、不信邪,不低头的气节。
“有共产党有毛泽东,有团结的中国人民,便什么都不怕;我们在毛泽东旗帜下,团结、前进,确信他一定能够领导我们走向胜利。”1943年7月,大众日报编委会《制止内战挽救危亡宣传大纲》在山东根据地首次提出“毛泽东旗帜”的重要表述。
“我们是一伙出苦力的庄户人,吃苦受罪好几辈子了,自从你领导的共产党八路军来到俺这里,俺才能抬起头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啦!……希望你多给俺想办法,你怎么走,俺就怎么走,俺永远要跟着你走。”1943年12月,出席山东省滨海区模范劳动者大会的全体劳模致电毛主席。
“我希望你做件光荣的事:现在各村的进步青年都踊跃参加主力军,你是一个青年也应该跑在头里。我们这里是根据地,八路军是咱的老命根,你若进步的话,可先参加主力军,打下鬼子再结婚也不晚。”1945年7月,山东抗日根据地一个女青年写信动员未婚夫参军。
……
这些发生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细节,都指向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和精神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