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025-09-03 10:32   大众新闻

  为打破敌人的封锁,山东加强了贸易管理和公营经济的发展。为粉碎敌人向根据地倾销法币、掠夺物资的阴谋,根据地实行了“以货易货”的贸易政策,并陆续设立各级工商管理机关。在加强贸易管理中,最突出的是通过对食盐和花生油的统制与专卖,获得了巨大利润。根据地的生产建设中,公营工厂是一支骨干力量,由最早的兵工厂逐步扩大到染织、鞋袜、造纸、印刷、制皂、卷烟、文具等业。到抗战胜利前夕,根据地共建立工厂88处,资金3000万元,工人3000余名,活跃了市场,增强了与外来商品的竞争力。

  为解决军需民用困难,减轻群众负担,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热火朝天地大生产运动。在运动中,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带头积极行动,制定了以种地、开荒、种菜、养猪、养羊等为主,以纺织、榨油、制粉等加工和运输业为辅的生产方针。至1945年8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共开荒和扩大耕地70余万亩。1945年,粮食增产6亿多斤,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151.3万余亩,棉纺织手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军工生产也得到加强,兵工厂发展到25个,员工达5000余人。

  

责编:马婉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