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沂蒙红色路 赓续精神血脉魂——“全国文学名家沂蒙行”暨“文学名刊名编创作笔会”在临沂举办
2025-09-04 11:49 大众网
6月13日晚间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文学名刊名编交流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参加活动的名家名编与当地作家围绕“文学如何传承沂蒙精神”展开座谈。《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的观点引发共鸣:“写沂蒙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细节,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接近精神本质。”《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王燕针对散文创作投稿提出独特见解:“海外版注重作品的人文情怀与国际化表达。建议创作者在作品中巧妙融入跨文化元素,以兼具中国韵味与全球视野的文字,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结合多年编辑经验分享:“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在文学性与思想性上达到平衡。创作者需在语言锤炼、结构设计上狠下功夫,同时赋予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反复修改打磨,让每一个文字都精准传递创作意图。”山东省文学期刊社总编辑、《时代文学》主编李婧也从刊物特色出发,为创作者提供投稿与创作方向指引。在精品创作方法论探讨中,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剑冰以生动案例指出:“精品诞生于对生活的深度挖掘与独特思考。以沂蒙精神题材创作为例,要跳出同质化窠臼,从个体记忆、地域特色等细微处切入,用真实可感的细节引发读者共鸣。”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苗长水、赵德发也分享了宝贵经验。苗长水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强调文学创作应扎根红色沃土,提炼精神内核;赵德发则表示:“精品文学需扎根时代土壤。创作者既要讲好沂蒙红色历史,更要关注老区的当下发展,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街头巷尾,让作品沾满‘泥土味’,方能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