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乐乔官镇:基层聚力绘新卷,幸福河湖映“两山”
2025-09-04 17:04 大众网
破解心结,得靠“面对面”的磨。镇里的党员干部组成10支“攻坚队”,包村包片蹲点调研。在郝家沟村,村支部书记郝素花白天跟着村民下地干活,晚上拉着大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聊天。“叔,您看这坡地荒着也是荒着,种上小米既能自己吃,将来还能换钱,咋算都划算。”她用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讲政策、算长远账,硬是让原本抵触的村民点了头。
治山治水,更得靠“实打实”的干。村“两委”班子成了“先锋队”,党员带头扛铁锹、挑树苗,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跟着动了起来。在治理邵家庄时,村民们发明了“接力种树法”——年轻小伙在前面凿坑,妇女们递树苗,老人孩子提水,一片片核桃林就这样种下了。“那时候没人喊苦,就觉得这山要是变绿了,咱的日子就能亮堂起来。”参与种树的村民邵大哥说。
河道治理同样凝聚着众人的力。镇里推行“河长制”,每段河道都有“义务河长”带头负责,沿河村民实行“门前三包”。吕家庄子村的河道曾是出了名的“垃圾沟”,村支书带着党员先清淤,手上磨出了血泡就缠上布条继续干。村民们被这份劲头打动,自发推着小车来运垃圾,有的还把家里的水泵搬来抽污水。三个月后,当第一尾小鱼游进清澈的河道时,村里的孩子们围着河岸欢呼的声音,成了最动人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