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普法,首个全国科普月有这些亮点
2025-09-05 07:22 新华网
科普法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冯身洪说,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是“十五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青少年是科普服务的重点人群。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介绍,教育部健全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学及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为中小学科普和校外科学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教育部将持续推动中小学校加强科学教育,深化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为国家培育更多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且具备扎实科研素养的青少年储备力量。”周大旺说。
中国科学院则注重发挥老科学家和研究生的作用。周德进说,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28年来累计开展4.6万余场讲座,在全国率先实施的“研究生科普学分制”鼓励研究生在课余积极投身科普实践。
作为国内权威的科学传播品牌,“科普中国”平台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组建起以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农业技术员等为主体的科普信息员队伍,总人数近1800万,有效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
倪志宇说,接下来,中国科协将广泛联动有关部委和单位,探索建设高质量、多领域、广覆盖的专业领域科普资源库,实施分类、分众、分区域精细化渠道运营,为科普创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体验。
责编: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