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富民产业镇村行 | 从品种老化到迭代升级:一个山村的产业振兴“桃”金记
2025-09-05 15:22 鲁中网
鲁中网记者 孙蕊 李庆宇
晨光熹微中,博山区池上镇营子村的桃园里已经有人影在忙碌。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世学穿着胶皮鞋在桃园里来回走动,查看桃子的长势。陆续赶来的村民提着桶进入桃园深处,抬手、摘果、入桶……很快在晨光里织就了忙碌的丰收图景。一枚枚鲜桃挂在枝头,寄托着村民们对丰收的殷殷期盼,更是营子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循着产业振兴的方向,营子村的鲜桃种植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答卷。

鲜桃丰收采摘忙
“进入九月,秋彤进入了采摘期,每天都有客商来拉货,平均每天采摘8000斤左右。”张世学介绍道。在张世学身后的桃园里,十几名村民分工协作,将枝头的鲜桃摘入桶中,不过半小时就装满了一辆小三轮车。在村后的临时分拣点,村民将带着露水的鲜桃进行二次分拣,破皮开裂的瑕疵果被挑选出来。来自青岛的客商将装好的秋彤桃抬进冷藏车,等待桃子装车完成后即刻启程,确保消费者能吃到最新鲜的秋彤桃。

营子村地处黑虎寨东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山区内温差大,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营子村的种桃历史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池上镇的三大名桃早生桃、油桃、八月酥,也在村里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