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富民产业镇村行 | 从品种老化到迭代升级:一个山村的产业振兴“桃”金记
2025-09-05 15:22 鲁中网

种地多年的张世学,深谙水资源对种植业的重要性,上任以后首先就在村里打了两个深水井。打井之前,每次缺水,村民都要挑着水桶奔波于河道和坡里,遇上旱天更是为难,辛苦奔波也浇不透干旱的田地。水井打了,新建的桃林还更新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作物浇水不用互相争抢,村里的纠纷也少了。
张世学还先后去往陕西、蒙阴等地考察学习,入选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种桃能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后,品种试种成了首要任务。来自潍坊的青州蜜桃因为“水土不服”以失败告终,而产量高、价格优的中油蟠系列不仅表现优异,且市场收购价也十分可观,就这样中油蟠系列成为营子村桃园里的“新客”。

随着村里果蔬种植打开了场面,种植农业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水肥一体化系统,省水省肥又省力;保鲜冷库,村里不用慌着 “抢时间” 卖桃,能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销售节奏,卖出更好的价钱……逐渐完善的配套设施给营子村的种植业 装上了 “加速器”,不仅解决了种植、储存、运输等环节的难题,更让村民们的种植信心越来越足。
富农产业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