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观潮丨向海寻鲜

2025-09-05 11:14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在为期四个月的禁渔期结束之后,山东的海域又热闹了起来,千舟竞发、渔人撒网,渔民们纷纷起航,去向大海“讨”一口鲜。而这一口鲜,“讨”得并不容易。

  一

  想要桌上的鲜美,要先在大海里把海鲜养肥。养海鲜,山东练就了一套独有的“本领”。2016年以来,山东开始加强海洋牧场创新发展。海洋牧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工养殖场,也不是捕捞渔场,更像是在海洋里给海洋生物搭建一个“家”。有了这个“家”,海洋生物便可以从人工生态环境中自然地“长”出来。

  “养海”,山东使出了很多力气。比如,为了让鱼儿们在牧场里住得好、住得久,要不断优化人工鱼礁。山东国信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烟台养马岛海域银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都不断研究、优化人工鱼礁的整体结构。通过科学设计,模拟自然礁石,为鱼类提供庇护、觅食、繁殖的“综合功能区”。

  从“靠海吃海”到“养海护海”理念的背后,是山东绿色、可持续的海洋发展理念,它改变着我们与大海的相处方式,以海洋牧场为代表的发展模式,把鱼虾养得更肥、更鲜,也把环境养得更好、更美。

  二

  “养海”是山东向大海“讨”鲜的第一步,要让这口鲜“走”上餐桌,还要会捕。对山东胶东地区的渔民来说,捕鱼再拿手不过。从木筏小船,到木帆船、机动船,从浅滩赶海、浅海捕鱼到远洋捕捞,现在的渔民们已经有了很多先进、丰富的捕鱼装备,也在一次次的捕捞中,有了自己的渔家智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