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遍地“主理人”,莫做“不理人”
2025-09-05 17:57 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
董丹丹
要问近期互联网上哪个身份的口碑反转最大,“主理人”恐怕要算一个。
你听说过“主理人”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老板”“店主”,他们集创意、决策、运营乃至“精神图腾”于一身,是某个品牌的负责人与创意灵魂。就像南京“漾应的火塘”主理人赵祎依,用“民谣+篝火”的独特场景打造出城市文化地标,年客流量超百万人次。
然而,如今不少“主理人”的口碑却跌落到谷底。口碑翻车的症结,不在称呼新旧,而在消费体验的集体崩塌。有的主理人故作神秘高冷,消费者呼唤“服务员”时满脸不耐烦;有的热衷“教育”顾客,却忘了“消费者是来买东西,不是来上鉴赏课的”;还有些设置最低消费、搞预约制、禁拍等“霸凌式”规则,硬生生把客人推得越来越远。
“主理”二字,拆开来看,先是“主动”,再是“打理”。在个性化需求日益旺盛的当下,主理人经济本有广阔前景。可如何跳出“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局,重塑形象与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