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监护“缺位”岂能“甩锅”社会?
2025-09-05 21:50 大众网
养育子女,从本质上说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孩子是血缘的纽带、生命的延续、基因的传承,家长理应视若珍宝,精心呵护,而非将其视为向社会“伸手”的借口。在汽车、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一些家长的养育观念却仍停留在“车马很远,书信也慢”的过去,由此产生了漠视安全规则、不愿承担应尽责任的心态。这种滞后的认知,不仅容易引发矛盾,更可能给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
鼓励生育的政策,是为了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而非替家长“包办”所有责任。社会可以提供托育服务、生育补贴等支持,但永远无法替代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正如畅销绘本《你是我的唯一》所道:“我的爱融化在你的生命里。”家长必须以身为范,主动更新育儿知识,遵守社会规则,扛起监护职责的千钧重量。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也才能让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落到实处,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责编:李 敏
审签:于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