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主体,“四个全覆盖”推动科技创新与新质发展同频共振。坚持眼睛向下、资源下沉、夯实基层,实施全域科协组织覆盖行动,推动创新资源向科研、生产、教育、项目一线延伸。从“有形”到“有效”,实现高校科协全覆盖。在全市高校科协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牵头组建滨州产教融合高校科协联盟,建立轮值主席制度,探索高校科协有效动员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高校科协组织化水平。从“企业”到“园区”,实现链上科协全覆盖。联合制发《关于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市推进会议,推动拥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的企业科协建设。聚焦全市“5210N”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建立产业链科协联盟3个,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科协试点2家,企业科协示范单位26家,297家企业科协实现11条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全覆盖。从“率先”到“领先”,实现科普场馆全覆盖。实施科普场馆体系化发展行动,成功推动博兴县科技馆、沾化区科技馆纳入中央免费开放资金补助名单,邹平市科技馆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科技馆全覆盖。市级科普场馆联盟先行优势突出,先进经验在全省科普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从“全域”到“全局”,实现农技服务全覆盖。以14家国家级和11家市级“科技小院”建设为契机,以山东省农技协与滨州市科协战略合作为抓手,推动市县农技协建设和常态化农技推广全覆盖,贯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